汶川地震距今已经整整九年四川地震了。
九年前四川地震的5月12日下午14点28分04秒,会是我们这一辈不能忘记的时刻。8.0级地震撼动四川汶川,近7万人丧生、1.8万人失踪、37万余人受伤。
全国都在心里呼喊,全世界的目光都向这里聚焦……那个时候,大家都在说,汶川加油,四川加油。汶川地震重创了每一个遭受灾难的家庭,没有人能轻言忘却,九年过去了,重建工作仍在继续。回顾那些定格的瞬间,祭奠历史,悼念遇难者。
【都说时间是治疗伤痛的良药,可是有些事情,当你再次想起的时候,你还是会泛起泪光,回想起,那些过去】
▲ 受灾严重的映秀中学成为一片废墟
▲ 地震摧毁大批民房,断壁残垣之中悬挂在墙的照片随着墙壁倾斜
▲ 地震救援现场,一名士兵喂一名受伤者喝水
▲ 一名母亲在废墟之中守着她孩子的尸体大声哭泣
▲ 一对母女在废墟前相拥哭泣
▲ 四川都江堰,参加地震救援的医生
▲ 三位家属在废墟之中挖出亲人的遗体后痛哭
▲ 地震后将即将生产的产妇,一名丈夫给妻子送上深情一吻
▲映秀镇,裂开的土地
▲ 北京天安门广场,数万名民众自发聚集到广场为地震受难者悼念
▲ 空中俯瞰受灾的绵竹地区,搭起的帐篷城
那么发生地震时,我们到底该怎么做呢?
1、 在家中怎样避震
特别提醒四川地震:
千万不能滞留在床上;
千万不能站在房间中央;这都是身体最暴露、最不安全的地方!住楼的朋友,较安全的躲避地方有:
牢固的桌子旁边或床旁边或者其四川地震他牢固的较大物体旁边(一定不要藏在下面,会更危险的);
低矮、牢固的家具边;
开间小、有支撑的房间,如卫生间;
内承重墙墙角;
震前准备的避震空间。
震时不应采取的行为:
千万不能跳楼;
不要到阳台上去;
不要到楼梯去;
不要去乘电梯;如果震时在电梯里应尽快离开;若门打不开要抱头蹲下,抓牢墙上的扶手。
不要到处乱跑,特别不要到楼道人员拥挤的地方去。
住平房的朋友:
如果室外场地开阔,发现预警现象早,可尽快跑出室外避震。
室内避震较安全的地点:
炕沿下;
震前准备的避震空间。
震时不应采取的行为:
不要躲在屋顶大梁下;
不要躲在窗户边;
不要靠近不结实的墙体;
不要破窗而逃,以免被玻璃扎伤或摔伤。
2、在学校怎样避震
特别提醒:
一切行动听老师的指挥;
同学之间要互相照顾,特别对年小体弱、有残疾的同学要多关照。
正在上课时:
要在老师指挥下,迅速抱头、闭眼、躲在各自的课桌下(慎行);
震时千万不要慌乱拥挤外逃,待地震过去后再由老师带领,有组织地疏散;
如果教室是楼房,不要跳楼,不要拥向楼梯等等。
在操场或室外时:
若在开阔地方,可原地不动,蹲下,双手保护头部;
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;
不要乱跑、乱挤,待地震过后再按老师指挥行动。
3、 在公共场所怎样避震
特别提醒:
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;
千万不要慌乱拥挤、拥向出口,要避开人流;
如不得已被挤入人流,要防止摔倒;把双手交叉在胸前保护自己,用肩和背承受外部压力;随人流而动,避免被挤到墙壁处或栅栏处;
解开衣领,保持呼吸畅通。
在影剧院、体育馆等处:
就地蹲在排椅下,用手或其他东西保护头部;
避开吊灯、电扇等悬挂物;
待地震过去后,听从服务人员指挥,有组织地撤离。
在商场、书店、展览馆、地铁等处:
选择结实的柜台、商品(如低矮家具等)或柱子边,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,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;
避开玻璃的门窗、橱窗和玻璃柜台;
避开高大不稳和摆放重物、易碎品的货架;
避开吊灯、广告牌等高耸悬挂物。
在行驶的公共电、汽车内;
抓牢扶手,低头,以免摔倒或碰伤;
降低重心,躲在座位附近,以防发生事故时受伤;
地震过去后再下车。
4、 在野外怎样避震
特别提醒:
假如,地震时你正在郊外旅游;或者,你家住农村,正在野外游玩、拾柴或放牛,这时你该怎么办呢?
迅速离开山边、水边等危险场地;
选择开阔、稳定地方就地避震;
蹲下或趴下,以防摔倒;
避风,背朝风向,以免吸进有毒气体(如果附近有化工厂等)。
避开以下水边的危险环境:
河边、湖边、海边,以防河岸坍塌而落水,上游水库坍塌而涨水,或出现海啸;
水坝、堤坝上,以防垮坝或洪水;
桥面或桥下,以防桥梁坍塌或遭遇洪水。
避开以下山边的危险环境:
山脚下、陡崖边,以防山崩、滚石、泥石流;
陡峭的山坡、山崖上,以防地裂,滑坡等。
避开其他危险场所:
变压器、高压线下,以防触电;
生产危险品的工厂或危险仓库,以防发生意外事故时受到伤害。
5、震时遇到特殊危险怎么办?
在室内:
遇到火灾。千万别乱跑,更不要到拥挤的地方去,趴在地上,用湿毛巾捂住口、鼻;地震停止后向安全地方转移;注意要匍匐前进,逆风而进;
燃气泄漏。用湿毛巾捂住口、鼻;千万不要使用明火;震后设法转移。
在室外:
如果江河湖海涨水,要向高处跑;
遇到山崩、滑坡,要向垂直于滚石前进的方向跑,切不可顺着滚石向山下跑;也可躲在结实的障碍物下,或蹲在地沟、坎下,要特别保护好头部;
遇到化工厂等着火,并有毒气泄漏,不要朝顺风方向跑,要尽快绕到工厂的上风方向去;尽量用湿毛巾捂住口、鼻。
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,
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,
提高各级综合减灾能力,
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!